熱門關鍵詞:展至科技 氧化鋁陶瓷基板/支架 氮化鋁陶瓷基板/支架 陶瓷覆銅板 陶瓷電路板
一、什么是半導體制冷器
半導體熱電制冷器件(英文: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ules, TEC),又稱熱電制冷器件、半導體熱電制冷組件、制冷片、半導體熱電制冷芯片,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材料的佩爾捷效應(Peltier effect)實現制冷或加熱的電子器件。根據應用需求不同,有單層和多層結構設計。
如圖所示,半導體制冷器主要由半導體晶粒(一般由p型和n型兩種碲化鉍Bi2Te3材料組成)、導熱絕緣材質基板如DBC覆銅陶瓷基板、導線、焊料等組成。
由于國內起步較晚,產品多集中于消費電子領域,技術和管理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。
1. 半導體制冷器的工作原理
半導體制冷器利用半導體材料的佩爾捷效應,當直流電通過兩種不同半導體材料串聯成的電偶時,在電偶的兩端隨著電流方向的不同會分別吸收熱量和放出熱量,可以實現制冷的目的,為主動制冷,可將對象冷卻至環境溫度以下。改變電流方向就可以使熱量向相反方向轉移,因此在一個制冷器上可同時實現制冷和加熱兩種功能。
圖2 半導體制冷器的工作原理
2. 半導體制冷器的優缺點
1)半導體制冷器的優點
l 靜音性:在運行時不會產生噪音;
l 振動特性:無機械轉動部件, 運行無振動,自身穩定、對周圍環境無影響;
l 便攜性:體積小、重量輕,便于攜帶、移動;
l 環境適應性:無振動磨損、工作溫度區間大、結構緊湊、布局靈活;
l 環保性:不使用制冷劑,無污染;
l 性價比:輸出小冷量(一般指 10 瓦級)時, 性價比高。
2)半導體制冷器的缺點
由于熱電材料性能的限制,仍存在熱電轉化效率較低的問題,在部分大功率或大冷量使用場景下,能效水平和經濟性不高,制約了應用拓展。
近年來,隨著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,高性能微型熱電制冷器件成為半導體熱電制冷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,要求更高的可靠性、更小的尺寸。目前國內外對半導體制冷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熱電材料、結構設計和冷熱端傳熱方式上。
二、陶瓷基板在半導體制冷器中的作用
在半導體制冷器中,半導體晶粒緊湊地排列和固定在絕緣的兩塊金屬化陶瓷基板之間。其中,陶瓷基板起到以下作用:
1)電性隔離,使模塊內的電氣元件與模塊熱側的散熱器和冷側被冷卻的物體絕緣;
2)導熱系數高,提供冷熱端面的傳導;
3)膨脹系數低,強度高,可固定強化模塊結構,提供平整、平行的安裝表面。
因此,陶瓷基板必須絕緣且導熱性良好。
半導體制冷器可用的陶瓷材料有Al2O3(氧化鋁)、BeO(氧化鈹)、AlN(氮化鋁)等。其中,氧化鈹和氮化鋁的熱傳導率較高,但氧化鈹具有毒性,所以很少使用,而氮化鋁的成本相較氧化鋁高,可用于要求較高的產品。因此,氧化鋁在半導體制冷器中應用最廣泛。